您好,欢迎访问bat365正版唯一官网!

全国咨询热线

13384986092

bat365目前新能源的现状范文

发布时间:2024-07-15 02:29:30浏览次数:

  bat365目前新能源的现状范文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目前新能源的现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新能源是一个相对于传统化石类能源的概念,泛指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潮汐能、核能等,涉及到生物、新材料、电子等多个领域。具体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能、核能、海洋能、地热能、燃料电池等。

  (1)新能源项目资金来源渠道广。目前投资新能源的,既有属于国有性质的资金,也有民间投资;既有国外风险资金bat365,也有国内民间资本。而国有资金虽然投资项目少,但单项投资额度大,是目前新能源产业发展的主导力量。

  (2)投资方式灵活、领域广泛。国有大中型企业或各级政府的财政投资都以大中型风能、核能、太阳能项目为主;风险投资机构则以生物质能、太阳能和风能相关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项目为主;民营资本的创业投资则以太阳能、风能等节能辅助类项目为主。

  (1)大型新能源项目亏损较多,少数中小型项目有高额投资回报,但整体堪忧。大中型新能源项目的投资目的主要是为了“节能减排”,其社会作用远高于经济价值,投资初期出现普遍亏损实属正常。中小型新能源项目因缺乏规模效应,使得新能源在价格上很难替代传统能源,盈利能力差。仅有采用成熟技术,针对特定细分市场开发或提供实用性强的产品或服务的新能源项目,才能获得超额利润和快速发展。

  (2)不同能源类型的项目运营情况相差甚远。光热类太阳能项目的盈利状况最好。其次是中小型风能项目,尤其是提供中小型风力发电设备和工程服务类的企业盈利能力强,成长迅速。部分实用性强的光伏类项目、大型风力发电项目、生物能项目在相应的优惠政策下,具有发展潜力。而海洋能、地热能等项目还处于概念炒作阶段,能真正获得投资回报的项目少。

  虽然新能源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宏观环境和资源优势,拥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充足的项目资金,但从新能源项目的运营现状看,却不容乐观,因为新能源发展面临着以下不足和障碍:

  新能源人才的不足是制约产业发展的最大障碍。与其他产业发展不同的是,新能源产业人才的不足不仅是尖端科技人才的紧缺,更重要的是复合型人才不足,使得技术、资本、市场三者之间存在信息障碍。

  绝大部分新能源项目的技术关键并非是重大技术创新,而是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化,即把成熟的技术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根据各地资源和环境特点开发出实用的新能源产品与服务。因此,项目成功的关键便是技术、资本、市场三方面的有效沟通。但新能源发展时间短,懂技术者不懂投资、懂投资者不懂市场、懂市场者不懂技术,使得原本需要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技术、资本和市场三者间的关系断裂,导致项目效率低、盲目投资多。

  从长期看,新能源项目发展必须依赖于重大技术突破。目前最大的技术障碍却并非技术成果少,而是现有技术难以转化成产品,基本技术的普及程度太低。主要表现在:

  (1)项目系统内存在技术匹配障碍,降低研发效率、不利于系统优化。新能源项目主要是将成熟的新能源技术转化为实用新型产品,这一转化过程涉及到多个领域、需要多门学科知识,只有各项技术紧密结合,才能研发高效实用的新能源产品。而新能源学科领域跨度广,技术沟通难度大,系统匹配性能差。

  (2)新能源项目的基本技术普及程度低,项目的投资、推广等存在技术障碍。如前几年各地一哄而上“水变油”、“乳化柴油”等名目繁多的新能源项目骗局,都能吸引了不少风险资本盲目加盟。这些华而不实的新能源项目的失败却使得许多风险资本对新能源抱怀疑态度,甚至于敬而远之。技术障碍已经严重制约了风险资本进入新能源领域,使得风险资本对新能源项目的态度走向两种极端:要么盲目迷信、要么彻底排斥。

  新能源项目所利用的风能、太阳能、潮汐能和生物能资源虽然具有可再生性,但开发这些能源,却要受到相应的资源和条件限制,如自然气候条件、矿产资源条件、国土资源条件等。如风力发电项目必须选择在风力资源丰富的沿海或西部地区,太阳能发电项目投资在日照时间长、晴天多的区域效率更高,潮汐能则必须建立在潮汐落差大的海湾。另外,在目前新能源利用和转化率低的情况下,规模大的新能源项目都需要大量用地。如太阳能发电需要大面积场地获得太阳光能;风力发电场的占地规模动辄千亩以上;生物能则需要有大面积适应作物生长的土地;核能的选址则更加复杂。

  从新能源经济发展现状和面临障碍不难看出,我国新能源经济发展的关键并非是项目资金的不足和存在重大技术难题,而是要提高新能源基本知识和技术的普及程度,培养新能源行业的复合型人才。政府在新能源经济发展上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只有在对新能源项目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的进行新能源项目建设,才能真正的促进新能源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近年来,各行业飞速发展对于我国电力能源产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生态资源环境问题的恶化,电力新能源的研究与发展给社会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新的方向,逐渐成为我国电力行业发展研究的重大课题。但就我国电力新能源发展的现状来看,诸多不完善因素给电力新能源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阻碍,严重影响着和谐社会的构建。本文主要研究电力新能源发展的重要性,并分析我国电力新能源重要性和现状,探讨我国电力新能源的发展战略,为我国在电力新能源开发利用方面的进一步开展提供借鉴。

  从目前的发展现状来看,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速度是极快的,而且有着很大的发展前景,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不仅仅直接拉动了相关产业的进步与发展,而且还为生态环境的改善带来了巨大的效益。因此,发展电力新能源对于保护生态环境、优化产业结构以及增加能源供应意义重大。总体上看,电力新能源对生态环境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解决能源危机。我国对于能源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能源的需求量一直呈现出上升的发展趋势,能源结构也是不断的完善。电力新能源作为一种能源,在较短的时间内是很难占据我国主要的能源市场。但是电力新能源所呈现出的巨大优势与潜力,却是有目共睹的,电力新能源的利用,可以有效的缓解我国煤电紧张的状态,进一步解决由于社会经济发展而导致的能源危机。

  第二,有利于节能减排。电力新能源的崛起,直接导致的结果便是石化能源利用率的降低。举例来讲,电力新能源的利用,会使得非法小煤窑的开采量极大的减少,进而对于小煤窑周围的环境起到保护作用。再举例来讲,电力新能源的利用,火力发电越来越少,使得大气污染的程度越来越低。

  第三,满足生态环保。目前,对于我国生态环境污染带来影响的主要是煤炭发电以及冬季北方取暖,这是造成环境污染极为重要的因素。其中,造成大气污染最严重的要数电力生产。通过开发电力新能源不仅可以极大的满足人们的电力需求,而且还可以提高环境的质量。因此,发展电力新能源已经成为今后电力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是实现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电力能源是我国能源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尤其是当前我国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的前提下,实现电力能源结构的调整,对我国能源体系进行重组,促进我国能源生态环境的保护,是今后我国新能源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但是,就目前我国电力新能源发展现状来看,电力新能源发展过程中还是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下面,我们就我国电力新能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及研究。

  第一,我国的风电数量上看是比较多的,但是从规模上来讲,电网规模偏小,电网的顺利运行需要依靠更高电压的支持,才可以实现远距离运输。但是由于经济成本和电网技术问题,这些都给我国的电力新能源的发展造成了阻碍。

  第二,尽管我国目前在风力发电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且风力发电规模也在不断的增加,但是规模的增大又使得系统调峰调频出现问题。众所周知,我国的系统调峰主要是依靠煤电,通过大力开发新能源,使得社会对电力系统的要求越来越高,给我国在系统调峰调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三,太阳能发电缺乏社会支持。太阳能发电是一种新能源,作为一种新型的能源,太阳能发电还处于起步阶段,仍然还没有被广大的社会人士所认识和重视,因此太阳能发电缺乏社会支持。另外,新能源核心被国外垄断,目前我国的新能源技术从一定程度上看是国外技术的“代工”,仍然还是缺乏核心技术的支持。

  针对目前我国在新能源开发以及利用方面的构思以及设想,笔者根据多年的工作实践经验,提出了几条发展我国电力新能源的战略。

  第一,开发燃煤发电技术。今后我国在发展燃煤发电技术方面应该努力做到主要以高效低排为核心,严格的按照我国的新能源开发与利用的规章制度进行,同时努力学习国外先进的燃煤发电技术,在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进而提升本国燃煤发电技术。

  第二,大力发展水电。水力发电也是我国发展新能源的重要途径,也是我国社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但是,在实际的水电发展过程中,需要充分的考虑到水电工程建设以及水库移民、周围环境保护等多方面的因素。在对这些因素充分考虑的基础上发展水电,才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第三,大力发展核电。根据中国现有的核电技术,想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核电产业,要求必须达到规模化应用,保证核电的正常持续运行。要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核电科技和产业体系,强化大量专业人才的培养,为完善科技与产业体系建设提供技术支持,从而提高我国核电开发以及利用效率。

  综上所述,就我国现状来看,能源问题越来越突出,制约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行,严重影响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迫切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构建可持续发展的能源体系。尽管我国在开展电力新能源开发利用方面做出了重大的突破,但是在实际的电力新能源开发利用中,还是有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注意。为此,我国有关部门需要进一步研究电力新能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创新电力新能源开发利用策略,为我们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基础。

  [2] 连杰,王璐.新时期我国电力新能源产业发展对策分析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3(11).

  新能源由于受自然因素的影响比较大。此外,其电网侧要求输入电能波动小,电能质量高。但是我国现在的研发能力和技术水平还远远不够,稳定性差。目前,我们使用一些高端电子产品基本上也都是从国外引进的。可以,随着经济技术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人们的生产生活所需要的能源成为了现阶段各国都在研究的主要问题。由于一些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比例依然占能源消耗量的主导地位。如煤、石油等基础能源储量逐渐减少。并且随着能源的使用也导致了很多环境危机等问题,自然生态平衡遭受严重破坏。在这样一种全球化的紧张形势下,新能源的开发和运用,十分重要。当前,电子技术在新能源发电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就我国而言,也加大了相应电子技术应用的人才培养,在高校相应的设立了关于新能源发电的电子应用学科。对于我国电子技术的提高和发展的现状,我们可以采用风力发电系统,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等先进的电子技术。

  电力牵引是电子技术应用领域的最新拓展项目,受到了全球各国的广泛关注,并把电力牵引作为本国的核心战略项目开发内容之一。电力牵引,主要是指电动汽车或是高铁、轻轨等。在全球范围来看,特别是交通建设等方面,都大力提倡和使用电子技术在电力牵引领域的应用。从最直观的数据可以发现。截止到2015年,全球的新能源汽车产能将进一步扩大至200万辆,并却大力扩建地铁、高铁、轻轨等发展项目。

  电气节能,主要是由电能质量、有源滤波以及变频调速来组成。其中变频节能项目受到全球各国的广泛使用。同时,也是我国大力扶植的项目之一。电气节能的项目可以提高电机系统的整体性能,通过改变调速的方式,可以提高效率。采用变频调节的方式,可以有效的改进压缩机的电机运转速度,并且提高效率。所以,电气节能不仅涉及到电力系统和电子技术,还对其他国家基础行业效率的提高,起到很大作用。变频调速系统在我国的应用技术比较成熟,市场前景广阔,发展空间非常大。以后對于变频器的发展,应该更加专业化。使得整体的设计和制作都趋于专业化,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的集成程度,使其更有竞争力。

  智能电网在电子技术上的应用,主要有一些传感技术、信息处理和控制等等一些方面。使用电子技术,可以将可再生能源发电规模扩大,使其安全性能提高,形成达到稳定高效的智能电网技术。目前,在我国智能电网技术还不是很成熟,尚且没有大规模的应用。一些智能电网的示范工程只是在有限的项目工程中运用,将其作为示范,进一步去研究智能电网的优点。智能电网运用电子技术,的优势效果十分明显,比如具有较大容量,整体结构优化组合性能好等等。但是我国对其应用的技术还十分有效,所以一些器件性能还有待提升,针对现在的性能和功能不足的问题,重点研究,提高其安全运行的可靠性。

  无论是水利发电或是风能发电,都要相应的制约因素。水力发电机的发出电量,受到水力压力和流量的限制,所以水电发电的电量,变化差异很大。风力发电机的发电量,一般会受到风速的影响。并且风力发电的转子励磁电流频率与转子转速叠加后,要保持输出频率恒定的情况,才能够获得最大的风力发电功率。由于科学技术进步,电子装置在水力和风力的发电的变速恒,被广泛采纳并应用。在很大程度上省掉了励磁机的一系列环节,从而达到快速调节的作用。

  电子技术在有源电力滤波器的作用也十分广泛。主要是从补偿对象中,检测出一些谐波电流的分量,再用这个补偿装置产生一个与这个谐波分量相等,但是极性相反的补偿电流分量。主要目的是要抵消一些谐波电流分量。电子技术在有源电力滤波器的使用有很大的优势作用。比如:动态响应的速度十分敏捷、功能多样化,并且这种补偿功能和特性,并不会受到电网阻抗的影响,可以有效的抑制谐波。

  电子在高压直流输电方面技术的运用,主要是由发电厂,把发出的交流电用换流器将其整流为直流电,再通过输电线路,把直流电输送到受电端,最后再把直流电逆变为交流电,这样便可以为用户提供使用。这种技术的优势十分明显。比如:传输功率大、线路的造价成本低、损耗量小,性能优良、持续稳定等等。

  引言:近三年,全球风电产业不断超越其预期的发展速度,并保持着世界增长速度最快的新能源领域第一的地位,截至2013年上半年,世界风电装机已经超过300GW,其中100GW 是2010年以后新增的,创历年新高,目前世界风机共发电600TWh,超过世界总发电量的3%,各国都非常重视风电产业的发展。

  风电是辽宁重要产业,在辽宁省九大新兴产业布局中,新能源排在第二位,“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将在新能源方面重点发展风力发电、核电等产业,推动智能电网、分布式能源同步建设,初步形成新能源产业集群。

  经过近几年的建设和快速发展,我国风电产业出现了无序上马、重复建设、风电设备和配件过剩生产、无序投资等问题,突出的有:第一,装机数量巨大,发电效率低。截止到2013年上半年,我国装机总量近80000MW,总装机量全球第一 ,但是与荷兰等国家比我国风电场发电效率较低。第二,风电规划比较粗放,风电场核准过多。国家“十二五”风电前三批拟核准风电项目计划1349个,装机容量8080万千瓦。第三,全国许多地区风电建设出现“弃风”限电现象,东北地区尤其严重,截至2013年6月底,全国风电累计并网容量6749万千瓦,在建容量4823万千瓦,并网容量只占核准容量的58%,从物理“并网难”,向技术“并网难”转化。第四,金融的资金支持不平衡。可以说,对于我国风电产业,经历了2003到2006年的初步起步,2007年到2010年的迅猛发展后,2011、2012年后风电进入低谷期。可是,应用经济理论研究上,现阶段风电产业现状和发展策略的内容不多,查询各种研究资料,对于风电产业新出现的问题,没有进行专门的研究,可借鉴的理论与经验有限。所以,急需研究风电产业进入低谷期的发展策略。

  近些年,我国的风力发电技术的整体发展趋势主要是向大型化,大容量机组发展。2009年,我国风力发电机组平均功率为1362kw,到2010年,我国新增风力发电机组的平均功率上升到1466.8kw。2010年,新增加的近13000台风力发电机组中,1.5MW和2MW风电机组数量分别为9793台和980台,成为了 2010年度的主要机组类型。另外,2.5MW及以上风力发电机组也安装了 33台。在我国,风电开发的一个趋势是,目前国内多家风机制造企业正努力进军海上风电市场,正在研制5MW及以上的大型风电机组,有的厂商己经在海上、滩涂或内陆装机,进行风电项目试运行。

  在科技部的支持下,“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先进能源领域“大功率风电机组研制与示范项目全面展开,通过项目的实施,为机组的产业化及进一步开发更大型风力发电机组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目前1.5兆瓦陆上风电机组年装机数量在万余台以上,已经形成了规模化生产;2.5兆瓦风电机组和3兆瓦风电机组己经陆续实现了批量化生产;截止到现在5-6兆瓦风电机组已经成功生产,同时正在进行更大兆瓦级风电机组的研制工作。相对于目前国外的海上风电机组发展的现状来讲,国内10兆瓦级海上风力发电机组的研究尚属空白,研究10兆瓦风电机组技术符合未来发展趋势。2012年,我国风电场开发呈现平稳快速发展态势。据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国家风电信息管理中心的《2012中国风电建设统计评价报告》,截至到2012年底,全国(不含港、澳、台)共建设有1445个风电场,吊装风电机组52827台,全国累计风电吊装容量70.21GW,与同口径统计的2011年累计吊装容量56.49GW相比,新增13.72GW,增幅约24%,同比增量及增幅均明显降低。截至2012年底,全国累计并网容量62.66GW,风电并网容量约占全国电源总装机容量的5.47%。较2011年累计并网容量47.84GW相比,增幅31%。2015年后,中国海上风电将进入规模化发展阶段,达到国际先进技术水平。2020年中国海上风电将达到30GW。

  之前,由于政府的供给侧强制配额政策,对于电力集团必须要按照一定比例提升风电装机和风力发电量,使得各大电力集团积极跑马圈地,抢占风力资源优异的地区,极大地拉动了风电建设的热潮。之后2007年,国家发改委又颁布了《电网企业全额收购可再生能源电量监管办法》要求电网公司全额收购新能源电,风电发电企业由于有了风电全额上网的预期,纷纷加大风电建设的力度。

  目前,中国有30个省、市、自治区有了自己的风电场,风电累计装机超过1GW的省份超过10个,其中超过2GW的省份9个,内蒙古自治区处于第一,累计装机17.59GW,辽宁第四,累计装机容量超过5GW。积极推进风能资源的开发利用的同时,加快风电场建设,壮大了风电装备制造业,引进了整机技术,我国风力发电行业经历了快速发展的阶段。进入“十二五”以来,国家能源主管部门提出了集中式开发和分散式开发并重的发展思路,以及相应的管理办法,风电机组逐步国产化和产业规模化。

  但随着时间推移,风电发电量扩大,电网并网不积极,风电消纳难的问题逐渐加重,尤其是三北地区,由于电网电源结构单一,调峰方式有限,产生了大量的弃风。针对这样的情况,目前,国外很多国家都实行有条件全额收购政策。我国电网也开始了相应的调整。

  以风电整机制造业为代表的风电行业在过去十年来取得了举世属目的成果,我国也跃居了风电大国地位。自从我国发展风电以来,我国政府就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扶持风电行业的发展。风电行业现时的成就离不开政府大量切实可行的政策扶持。这些政策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对风电行业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从这些政策中可以看出,我国的风电扶持政策具有较高的时效性和针对性,21世纪初,我国风电行业处于刚起步阶段,扶持政策特别注重风电行业的研发阶段的支持,至今我国的风电技术也跃升到了世界前列。2005 年起,风能的利用在全球许多国家掀起热潮,我国该段时期的风电扶持政策则注重风电项目的投资与风电设备的制造,截止 2011 年,我国的风电设备销售量、风电累计装机容量都已跃居世界第一。而近两年风电行业主要面临风电设备制造产能过剩和风电“上网难”等问题,扶持政策则主要针对风电的上网消纳,增加需求。

  结语:风电作为我国重要的新能源,其行业金融风险将会影响到我国可再生能源战略的实施和经济转型升级的大局。虽然风电发展前景巨大,但其所面临的挑战也是巨大的。我国风电产业目前正处于起步阶段,运行管理还缺乏经验,风电场并网技术也存在着很大的缺陷。此外,中国的风能资源虽然丰富,但目前所掌握的储量和分布资料是粗略估计的难以满足风力发电开发的要求。所以风力发电开发仍有很多路要走。

  近年来,根据国家有关部门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危机矿山企业在接替能源找矿研究中取得了重大的突破,获取了大量的新矿石资源。这些矿产资源存储量的潜在经济价值在整个矿山效益中占据着重大的比例。同时,在目前的矿山开采中,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核心进行找矿对于实现矿山工作的持续、科学和低碳要求极为关键。

  矿山资源是当今工农业发展的基础,是不可再生、无法替代的社会基础能源。在目前的矿产开采工作中,做到合理、科学、节约的开采矿产资源是延长矿山服务年限的主要途径,是响应国家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

  所谓的矿产资源主要指的是经过地质成矿作用产生的一种含有工业利用价值的集合体,其所在位置经常都是埋置在地表、地下的一种有色矿体结构。矿产资源是社会发展中最为重要的物质基础,是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在当前的社会发展中,无论是工农业生产还是人们的日常生活都已经离不开矿产资源,同时伴随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在生活和生产中对矿产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但是由于矿产资源的储存量是有限的,其在大范围开采的同时也必然造成后续补给不力问题。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我们有必要以先进科学技术为基础做好有关的找矿思路探讨。

  矿产资源是极为重要的社会资源,是一种具备着极大开发利用价值的矿物质或者有用元素的集合体。在目前的社会发展中,矿产资源可谓是不可替代的物质基础,是与人们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紧密相关的资源。但是就矿产资源分析而言,其本身是非可再生能源的一种,存储量极为有限,这也就使得矿产资源随着开采量的不断增大而缩小,导致整个矿产资资源水平受到极大的限制。根据有关数据统计得出,截至目前世界上工业制品原料中大约有七成以上都来自于矿产资源,而生产能源中更是有九成以上来自于矿产资源。由此可见,矿产资源在经济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是多么重要的,其地位是多么突出的。就我国的矿产资源现状而言,我国是世界上矿产资源较为丰富的国家之一,具备着矿种齐全、矿产配套的优势。截至目前,我国已经发现的矿产资源有近两百种,探明存储量的矿产资源也有一百五十多种。这一数据猛然一看还算不错,但是结合我国众多的人口和铺张浪费的社会现状分析,其中人均拥有资源与世界相比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仅仅为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十分之一。

  面对矿产资源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和现状,在当前的矿山工作中做好找矿新技术、新思路的研究越来越重要,这也是提高矿山工作的主要手段,是延长矿山服务年限的关键所在。在工作中,主要的工作要点如下:

  在当前的矿山开采工作中,我国大多数的矿山都有着矿床和矿体规模大、矿山开采不科学的现象。这主要是因为在矿床开采的过程中由于矿体产量的因素所导致的贫化损失较为严重,同时这种问题的出现也正是以为内地质和采场管理不科学而造成的。为此在工作中做好矿山采场和地质的管理尤为重要。在工作中通常都是采用随时采样化验、及时的对地质条件进行分析、对场地进行规划等。

  在本世纪之初,我国很多的矿山经过几十年的开采使得资源频临枯竭,或者因为开采过渡使得资源所剩无几,这不仅影响到国家资源保障,也给矿山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影响。在目前的工作中,根据有关规定逐渐实现了以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财政主管部门、有关中直企业、有关地勘单位与项目办公室紧密配合;矿山企业和勘查单位积极协作;地方政府努力为项目实施营造良好环境,形成了“政府企业共同出资、主管部门精心组织、勘查开采紧密结合、一流专家监审指导、突出技术方法创新、严格项目全程监管”的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通过中央财政投入潜力大、资源危机程度高的矿山,增强了矿山企业投资的信心。同时,通过专家现场指导、技术把关,科学布置工程、合理安排工作量,提高了找矿效率。通过制定管理办法明确项目参与各方的权利和责任,充分发挥了省级项目主管部门和专家监督管理的作用。坚持矿山企业、地勘单位和科研单位相结合,充分利用了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调动了各方的找矿积极性,开创了新时期地质找矿工作的新模式,极大地提高了找矿效果。

  国土资源部通过对煤、铁、铝、铜等30个矿种1010座大中型矿山资源潜力的现状调查,得出结果:开采年限不足15年的危机矿山有632座,有色金属、黑色金属及金等矿类(种)矿山危机程度相对较高。

  在矿山资源潜力调查基础上,国土资源部分期分批实施了230个危机矿山找矿项目和96个矿产预测项目和新技术新方法项目,全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初步查明了矿山资源潜力家底,从而对开展危机矿山找矿工作,做到了“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同时,矿山资源潜力调查成果对科学部署矿山地质工作、制定矿业城镇发展规划、了解国内矿产品可供情况及制定相关政策措施等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实际上,我国新时期新阶段地质找矿工作面临加快发展的重大机遇。国土资源部确定,“十二五”期间,将坚定不移地推进老矿山深部和接替资源勘查工作。

  一是充分利用市场机制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包括矿山企业、地勘单位与科研院所、行业协会和学会等。二是大力推进和全面落实地质找矿新机制,充分发挥基础性公益性地质工作,拉动矿山企业开展接替资源找矿工作,逐步形成良性循环机制。三是充分运用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加强新技术新方法的对比研究和有效性试验,充分利用新的成矿理论,拓展新的找矿方向和矿床类型。

  总之,在当前的找矿思路研究工作中,通过中央财政资金投入矿山基础性地质工作,拉动矿山企业开展矿山深部和找矿,实现矿山深部和找矿重大突破,提升矿产资源保障能力,显著增强矿山企业和地方经济发展后劲,增加国家紧缺矿种和战略性矿种接替资源储量,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1] 刘林会.运用成矿规律 开展边外找矿工作[A]. 河南省冶金企业创新与产业发展政策研讨会——暨技术经济年会论文集[C]. 2006

  [2] 蒙永坚,雷振东,苏伟红.来宾地区锰矿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A]. 地球科学与资源环境——华南青年地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03

  2011年3月,全国十一届第四次会议《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首次提到“储能”,要求在“十二五”期间加强储能行业的发展,并要规划储能重点建设项目,这对推动我国储能产业的快速发展具有积极意义.目前,各省市都将推出关于促进储能产业的发展规划和支持政策,发展储能产业受到企业的热捧.在东北地区,储能行业以发展抽水蓄能为主,长春将储能作为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重点支持全钒液流电池的发展.在华北地区,依托张北风光储输示范工程,主要将储能应用于大规模间歇式电源并网、智能输配用电、大电网智能调度与控制、分布式供能、微电网等方面.北京市重点提升储能电池的研发水平,加速储能电池的产业化和规模化.天津对储能电池发展提出具体目标.山东也要求重点推广多种储能产品和技术.在西北地区,储能整体发展稍落后于其他地区,只有甘肃省明确提出开展制氢储能和大功率储能系统研究重点,并支持镍氢及锂离子动力电池研制和产业化等项目.在华东地区,浙江以电动汽车和调峰为着眼点,打造电池产业基地.江苏进行动力电池研发.上海聚焦锂电池、钠硫电池和液流电池等领域.福建和安徽发展储能电池.在华中地区,湖南省规划了具体的储能发展目标,重点支持全钒液流电池.江西以建设动力储能电池特色产业基地和新材料为着眼点,对新余及周边城市进行清晰明确的产业布局.河南、湖北、四川也都有各自重点发展的储能方向.在华南地区,广东省对电池产业提供政策支持.贵州省依靠自身资源优势,重点建设锂离子电池产业化项目.

  虽然储能产业在我国各地得到高度重视,但新能源储能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而且储能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也较低.如果对那些要发展储能产业的企业不加选择,不顾条件地发展储能产业,就可能导致储能产业很难真正取得发展,光伏产业就是前车之鉴.为此,科学评价我国新能源储能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并以此加强储能企业的科技创新,就显得尤为重要.

  已有文献表明,国外对储能企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储能技术[1,2]、储能系统的应用等方面[3],并得出突破储能技术的限制是促进新能源储能企业发展的关键.国内学术界在新能源储能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4-7]、储能技术的研究开发现状及应用[8-10] 等方面已经开展了广泛的定性研究和技术应用研究.国内外先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储能技术、储能系统、储能产业的发展状况及储能技术的研究开发现状及应用方面,而针对储能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方面的文献几乎空白.基于此,本文通过构建储能企业指标评价体系,构建新能源储能企业评价模型,分析评价新能源储能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以期为提高我国新能源储能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提供理论参考.

  要选择新能源储能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先要从科技角度考虑我国新能源储能企业的发展现状.目前,我国的化学储能技术主要为钠硫电池、锂离子电池、铅酸电池和全钒液流电池.这些储能技术多数都有弊端:钠硫电池运行温度高达300 ℃,运行便捷性与安全性系数不太高;铅酸电池污染大,未来我国3000多家铅酸电池企业大部分都面临关停整改;而近年快速发展的大容量锂电池也发生过燃烧、爆炸等事故,加上散热等因素限制,还存在储电容量、使用寿命方面的缺陷.另外,由于缺少大容量储能技术的支持,我国风电、太阳能发电产业的发展速度受到严重制约.随着我国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产业的崛起,加快发展大容量、高转换率和应用成本低的储能技术,就显得十分紧迫.能否攻克储能产业中的技术难关,需要在储能技术创新保障方面进行观察.为此,在评价时,要选取技术创新保障能力的有关指标.

  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我国仅风电行业的储能需求就达0.8万兆瓦,到2020年预计超过2万兆瓦.目前,风电、光伏发电的随机性和不稳定性问题,已成为制约其大规模并入电网的重要因素,我国每年因无法上网而被舍弃的风电未收购电量高达100亿千瓦时,造成极大浪费.我国发展新能源汽车,也面临集中充电对电网冲击的难题,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就是,在电动汽车充电站同步建立大容量的储电装置.目前,国家电力部门用于电网和电源后备容量建设的投资每年都上万亿元,如果能为智能电网建设划出一部分资金,支持大容量储能电池的开发和生产,形成上下游产业链的互动效应,那么就会促进储能产业的快速成长.为此,要在人力、财力和物力几方面选取技术创新投入的有关指标,以此进行评价.

  摘 要:职业院校汽车专业教师在国家大力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大背景下,以专业发展为引领,积极促进专业能力的自主发展,是职业院校汽车专业教师继续保持职业生命活力的一项现实要求。本文就此议题提出个人观点。

  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是一项国家发展战略。由于新能源汽车在技术领域上较传统汽车有了很大拓展,并融入了当今前沿科技,前瞻性强、技术叠生、更新快,这就对新能源汽车维修人才有了更高的能力培养要求,由此对汽车职业院校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也有了更新、更高的现实要求。

  目前,由于职业院校汽车专业教师的专业背景及专业教学实践和经验均源自于传统汽车,而职业院校又长期处于相对封闭的办学环境,产、教、研三者结合不紧密,教师对汽车产业发展资讯及其服务后市场的人才能力定位的把握处于被动和滞后状态,原有的知识储备、知识结构、教学实践经验难以适应新能源汽车的人才培养要求,加之,教师对有关新生技术及其衍生的应用技能的传授缺乏教学实践,使教师对专业课程的教学设计及培养目标的实现策略的把握存在盲目性。因此,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视野下,教师要以专业发展为引领,积极促进专业能力的自主发展。

  教师的自主发展意识是实现专业成长的原动力。汽车专业教师在国家大力推进实施新能源汽车战略的大背景下,应增强职业危机敏感性,主动了解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路径及其在汽车技术上的变革,领悟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引发的汽车维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变化,以及汽车维修人才培养将面临的挑战,通过系统反思自我专业发展状况,发现不足和困惑,并将之内化为需求,激发专业自主发展的自觉意识,变“要我发展”为“我要发展”。

  教师的专业自主发展具有鲜明的个人特征和阶段特征,其不仅是教师成长的目标,也是一个动态、连续并贯穿其整个教学生涯的长期过程,这个过程需要教师个体主动、自觉参与才能完成。教师对自主专业发展有了规划,才能在自主发展中有明确的方向和具体的行动目标,避免出现行动盲目和职业懈怠。因此,汽车专业教师应以新能源汽车专业技术发展及其人才培养方式改革为导向,通过客观、全面、深入地剖析自我专业发展状况,发现不足,形成发展愿景,从而确定出自我专业发展方向,合理定位发展阶段和行动目标,并动态依据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及其人才培养方式的改变,修正规划内容,制订出合乎个性、现状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需要的个人专业发展规划。

  职业院校汽车专业教师在当前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新结构、新技术不断叠生和涌现的现实背景下,应勇敢跳出传统职教师资成长的藩篱,开阔自我专业发展视野,主动加强与新能源汽车科研、生产和使用单位的联系,积极利用社会各种资源开展跨行业、跨学科的横向学习和交流,及时把握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走向及其最新技术成果,并通过实践参与、科研探究和专业合作,促进自我产教研融合能力的锻炼和培养,加快对新知识的建构和专业能力的创新,从而不断拓展、完善知识和能力结构,增强专业自主发展能力,同时,促进自己由“学科型、传统型、经验型”教师向“学习型、研究型、专家型”教师的转型。

  真正意义上的教师专业发展不是基于行为主义基础上的教师能力本位的发展,而是基于认识情境理论的“实践智慧“的发展。新能源汽车涉及许多新知识和新技能,并且知识和技能随着产业的快速发展会被不断地更新和替代。因此,职业院校汽车专业教师应在教学中及时提供新能源汽车的产业信息,开放课程内容,将随新能源汽车发展而新生的知识、技能引入教学实践,积极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及时捕捉教学灵感,发现教学实践中出现的各种现象和得失,促进教师通过自主的教学实践反思和研究,找准教学实践存在的问题和难点,并形成对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见解。同时,也有利于驱动教师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积极探寻策略和方法,克服和消除自身教学理念与教学实践中存在的不合理,促成教学行为的改进和新的教学经验的生成,从而积累和丰富自己的教学实践智慧,提升教学核心竞争力,形成个人的教学风格,有效促进专业能力的持续发展。

  全球能源紧缺、大气污染和二氧化碳过渡排放,这三大环境问题已日益引起世界各界的关注。自我国2013年开始实施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PM2.5数值强制披露制度以来,全国大部分地区PM2.5数值经常不达标,京津冀地区情况最为严重,2013上半年PM2.5的平均浓度是115,即区域内所有城市都没有达到PM2.5均值二级标准35,北京屡次能够出现严重污染天气,PM2.5数值一度超过700导致爆表,长三角地区也不容乐观,平均浓度是69,超标接近2倍,情况最好的珠三角地区浓度为44,比35还是高出11个点。这一严重的现实使得我们不得不将目光投向汽车工业,这个空气污染的重要罪魁祸首之一。为此,笔者选择研究新能源汽车行业,解铃还需系铃人,笔者希望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能根治汽车行业的污染顽疾。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一家知名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商之一,创立于1995年,致力于打造绿色环保的梦想,与由其公司名称简写得到的BYD――Build Your Dream互相照应。比亚迪目前主要从事二次充电电池业务、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以及包含传统燃油汽车及新能源汽车的汽车业务,同时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积极拓展新能源产品领域的相关业务。世界著名投资家Buffett因看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也于2010年巨资入股比亚迪。笔者于6月初专程赴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进行调研和现场参观。笔者参观了比亚迪产品展厅、汽车总装车间、试车场、电动汽车充电站、“未来村”、太阳能板发电储电区域,并与公司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座谈,对世界前沿的新能源技术有了更多的直观了解。

  通过在在获得大量的生产企业的一手信息的基础上,笔者随后对新能源汽车经营者深圳市鹏程电动汽车出租有限公司和直接使用者电动出租车司机、消费者乘客专项调研和随机性市场调查,以及对该行业的主要政府主管部门发展与改革委员会进行了采访,试图全面了解目前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现状及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寻求突破性的解决方案。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新型动力系统,完全或主要依靠新型能源驱动的汽车,即是指除完全由汽油、柴油驱动之外由其他能源驱动的汽车。根据使用能源及工作方式的不同,新能源汽车分为混合动力汽车(包括HEV、PHEV等)、纯电动汽车(EV)、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CEV)、替代燃料(氢、燃气、生物乙醇、二甲醚)汽车、其他新能源(如高效储能器)汽车等各类产品。目前全球重点发展的新能源汽车为前二类。

  混合动力汽车是指在特定条件下,至少可以从两种或两种以上能量储存器、能量源或能量转换器中获得驱动能量的汽车。根据驱动的连结方式不同,可以分为:串联式混合动力系统、并联式混合动力系统和混联式混合动力系统。

  纯电动汽车是指以车载电源为动力的汽车。由于其本身不排放污染大气的有害气体,由此成为汽车工业的一个“热点”。

  从全球各大汽车大国的发展定位来看,目前以丰田、本田为代表的日本车企以混合动力为方向,日本已经在普及混合动力系统的低能耗、低排放和改进行使性能方面走在了世界的最前列。自日本丰田汽车去年9月公开宣布叫停纯电动汽车后,业界普遍认同混合动力汽车作为一种过渡产品,短期内将是引领新能源汽车的主力军,但纯电动汽车将是新能源汽车工业的发展方向。

  F3DM是比亚迪生产的唯一一款双模汽车,它使用混合动力,既可以加油,又可以充电。F3DM使用比亚迪自主研制的磷酸铁锂电池,具有高安全性、超大容量、循环使用周期长、充电速度快、绿色环保等特点。此车型可将普通汽车制动时的热能损耗转化为电能,储存在电池中,汽车行驶时,油电互补。车辆同时拥有太阳能天窗,转化为电能储存到电池中。

  电动汽车拥有很多优点,最大的就是他们使用的电池,不再使用燃油,实现了零排放。在许多人印象中,电池制造也是一项高污染的行业,很容易导致大量重金属被排放后污染土壤。其实,只有铅锌电池制造行业才存在这样的问题,而比亚迪自主生产的铁锂电池,在生产过程中就基本没有污染,只有一些粉尘,被收集处理后就又是一项零污染。

  E6是比亚迪研制出的纯电动汽车,深圳的蓝色的士就是E6目前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之一。E6是世界第一辆不依赖专业充电站进行充电的纯电动汽车,可连接家庭电路进行低压充电,最高车速可达140Km/h以上。每次充电6~8小时后,不开空调情况下,续驶里程最长可达300Km,百公里能耗只相当于燃油车的1/4。

  K9为比亚迪研发制造的一款纯电动巴士,同时,车顶还安装有太阳能板,提供一小部分电量。在车辆制动时,会自动将动能再转化为电能,储存到电池中,实现再生制动,提高车辆的续驶里程,节约能源消耗。K9更是使用了比亚迪自主创新、全球领先的轮边驱动技术,减少运输、转换电能中的损耗,十分环保。

  数据显示:全球40%的石油被汽车消耗,而在2050年现已探明的石油资源将消耗殆尽,能源问题越来越迫在眉睫,因此全球各国都把它视为发展方向,尤其是世界的主要汽车生产大国:美国、日本、以德国为首的欧洲等。并为此出台了一系列的鼓励和扶持政策,制定了相关规划。

  奥巴马2008年的8250亿美元经济刺激计划中,其中34亿元投向新能源汽车及配套,美国2012年启动电动汽车国家创新计划《EV Everywhere 》, 通过对新能源汽车相关技术的支持,实现5年收回车辆附加成本的目标;日本1970年的《日本汽车工业的产业规划》首次提到电动汽车的发展,此后政府也多次投入巨字本用于支持新能源汽车的研发。日本2010年的《新一代汽车战略2010》计划,计划在2020年在日本销售的新车中新能源汽车占比50%。欧洲尽管新能源汽车起步相对较晚,但近年来,发展积极,各国也相继制定了各项政策支持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如德国对新能源车实施税收优惠。

  从2008年新能源汽车热开始,经历了2010年和2011年缓慢增长,2012年在丰田的混合动力汽车销量的推动下,全球新能源汽车业务规模高速增长83%。仅美国2012年新能源汽车总销售量超过48万辆,成为全球第一大市场,占新车总销量的3.3%。扣除早期的油电混合动力后,纯电动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也达到5.85万辆。

  全球纯电动汽车总销量2011年达到3.5万台,2012年则增长到6.5万台。其中,2011年,美国电动汽车市场达到两万辆左右;德国纯电动车销量也只有2154辆,混合动力车12622辆,法国共有4313辆电动汽车登记上牌,。这些数据说明全球的新能源汽车中纯电动汽车汽车所占比例相对很低。

  中国已是世界第一能源消费大国,58%的石油依赖进口,因此,中国发展新能源汽车比任何国家更加紧迫。与世界相比,我国整个新能源行业处于更加初步的阶段。但国家对此很重视,大力扶持。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始于本世纪初,2001年,新能源汽车研究项目被列入国家的十个五年计划中的“863”重大科技课题中。“十一五”以来,我国提出了“节能和新能源汽车”战略,形成了完整的新能源汽车研发、示范布局,于是,2008年成为了我国“新能源汽车元年”。

  2009年国家四部委共同启动了十城千辆工程,全称为“十城千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程”,通过提供财政补贴,计划用3年左右的时间,每年发展10个城市,每个城市推出1000辆新能源汽车开展示范运行,涉及这些大中城市的公交、出租、公务、市政、邮政等领域,计划分三批,共有25个城市被列入该工程。该政策2012年结束,25个城市共示范了约2.7万辆新能源汽车,其中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超过4400辆,取得良好效果。

  2010年6月起,国家在上海、长春、深圳、杭州、合肥等5个城市启动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工作。日前出台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确认了补贴标准和补贴范围,而在2010年7月6日,深圳市出台《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确定在国家政府补贴的基础上,对双模电动车追加3万元,对纯电动汽车追加6万元补贴。

  2012年4月,中央政府讨论通过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其中提出了“争取到2015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产销量达到50万”的目标,且希望“2020年超过500万辆”。

  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汽车整车企业生产新能源汽车8368辆,比上年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其中:纯电动汽车5655辆、混合动力2713辆;销售新能源汽车8159辆,其中:纯电动汽车5579辆、混合动力2580辆。2012年新能源汽车实际销量为12552辆,其中纯电动汽车销量为12411辆。

  从上表可看出,自2008年“元年”以来,新能源汽车在国内的销量一直在稳步上升,然而与国家在2012制定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其中提出的2015年50万辆、2020年500万辆的计划还相差甚远,需继续努力。

  笔者几年前在美国看到朋友用的车便是混合动力车。在美国,混合动力车比纯电动汽车更加普及,在中国却恰好相反,因为中国的混合动力汽车只面对个人销售市场的,而纯电动汽车目前是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面对公共交通市场的,若比较面向个人用户的销售量,纯电动汽车远小于双模汽车,但由于有了政府的各项优惠政策、补贴和在公共交通方面的推广,中国纯电动汽车的总体销量便大于混合动力车的销量。

  比亚迪公司首款双模汽车于2008年年底正式上市,E6作为公司推出的首款纯电动汽车于2009年上市。

  E6在深圳公共交通方面的应用始于2010年5月,第一批50台比亚迪e6纯电动出租车在深圳投入运营,每天行驶里程为450-480公里。2011年8月,追加投放250台比亚迪e6纯电动出租车,300台车截至2012年9月总行驶里程约2600万公里,单车最高行驶里程24万公里。2012年底,深圳市再次追加投放500台e6纯电动出租车,市区内电动的士总数达到800台。

  2011年1月,深圳政府试用了2辆K9公交巴士,到大运会时K9投运规模将扩大到200台。目前,这200辆巴士在市区内别受欢迎。

  《华尔街日报》披露,比亚迪2012年电动车总销量大约为2,400辆,包括1,700辆电动轿车和700辆电动巴士。而2012年BYD所有车型的总销量为45.6万辆,相比之下,新能源汽车的销量是微乎其微。因此目前比亚迪汽车产业的大部分利润还是来自普通汽车产业,纯电动汽车的使用也几乎全部用于公共交通方面,销售给个人的数量极少,其中双模汽车远大于电动汽车。

  2013年,比亚迪销量目标为50万辆,与2012年销量45.6万辆相比增长约10%,其中,电动大巴2000台以上,E6电动车6000辆,重点倾向于出租和公共交通。访谈中,深圳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的官员告诉笔者,深圳的空气污染中70%来自于汽车,而公共交通产生的污染就占了30%,因此优先解决公共交通的污染是最有效的改善深圳空气质量的选择。为此深圳市对于电动汽车的支持力度是最大的城市之一,至今深圳的电动汽车发展也是全国最领先的城市之一。

  在笔者向新能源汽车行业各界访谈的过程中,大家一致都认同目前电动汽车行业发展中面临的主要困难和挑战集中于以下方面:

  (1)一辆E6的市场价为30万,国家规定的补贴有6万,而深圳又加补6万,但即便如此一辆纯电动小轿车的价格还是高达18万人民币,更何况大多数地区政府并不给予如此多的补贴。目前价格各个地方政府补贴的数额不同,这成为了新能源汽车企业在做全国性推广时的障碍之一。

  (2)目前政府对民众购买力的预期太高了。若以2012年的实际销量数据为基数,即使以今后每年翻倍的速度增长,到2015年的销量也不过是10万辆左右,与国家规划相差40万辆左右,与各个地方规划之和的差距就更大了。

  (1)行业发展:目前,因为新能源汽车产业还未成熟,没有产生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所以现在从事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企业,必须自己从原材料购买一直做到销售。BYD公司采用垂直整合的生产方式,整合了上游生产商家,集合生产、销售于一体。当新能源汽车真正普及之后,BYD就会有更多的选择,可以致力于拥有领先优势的技术上,而将上游生产交给别的专门做生产行业的公司。

  (2)电池:电动汽车目前还未全面市场化,重要的两个原因是价格和里程上限。这两个因素其实都和一个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相关――电池。BYD的员工告诉我们,一辆混合动力汽车仅因电池一项就比普通汽车重200~300kg,而一辆纯电动汽车的电池就有700kg,这就像一辆空载的混合动力车实际装载前已经承受了5个人的重量,而一些搭乘电动大巴的乘客也抱怨大巴的电池所占据空间太大,导致车内座位减少;电池太大太重,必然会使整车的重量突增,而同时由于车重而被更快地消耗掉电池储存的电。然而目前的情况是电池体积、重量越大储电量越大,因此电动汽车生产商需要寻找一个最佳平衡点,它既不太重,又能保证他能够储存足够的电量,在这点上BYD公司还在寻求更好的解决办法,正在研制更小巧而储电量更大的电池。此外,电池价格也是一个关键的问题。一辆纯电动汽车中,电池占成本的一半;而在双模汽车中,电池也占到了成本的1/3。BYD自主研制的磷酸铁锂电池,虽然拥有很好的活性,能长时间重复使用,但每5~10年还是需要更换修复的。目前的电池尚不能实现大规模的生产,也就意味着单个电池的成本很高,从而导致电动汽车市场价的高昂,更何况每十年还要换一个。而若没有足够的消费者去购买这样的电动汽车,反过来又会导致技术无法大规模生产,成本不能被降低,进入一个恶性循环。

  (3)节能功效待提高:混合动力车,与普通车相比只能节能15%,而一些车款拥有的太阳能也并不能很好地起到作用,再加上混合动力车既重又贵,给使用者带来许多不便。与国外的技术相比,我国的技术还处于非常初步的阶段。

  (4)里程上限:关于里程数,每次充电6~8个小时,里程数上限为300多公里,也意味着它无法行驶长途。因此,目前的纯电动汽车只在市区内应用,作为公共交通工具,既能保证它及时充电,有绿色环保,无尾气排放。

  (5)充电不便:有人会提出,可以每天跑300千米,然后晚上充电。然而,目前有充电站或充电桩的城市少之又少,你总不能将电缆从酒店房间里来到地下停车库去吧?

  (6)安全性能:BYD去年的电动的士起火案给刚对电动汽车有点信心的人们带来了诸多犹豫、担心,而最近发生的试车员的重大事故更是雪上加霜,这两起事件让一些人们开始怀疑电池的安全性。然而,专家指出,即使车速到达180码,巨大的冲击力还是不足以引起电池着火的。本事件中是因为车撞到树上,电炉被破坏形成了电弧,而车中座椅、地毯结束可燃物而造成的。在展厅,我们更是看到了解剖车型中的防护冲击的部分,全车上下,十分完善,而且每一辆车都必须经过冲击测试才能进入市场。也许这些结论需要时间来让大家信服。

  通过地比亚迪公司的现场调研,以及对政府官员、电动汽车消费者、电动汽车出租车经营公司及出租司机的广泛调查,以及对于全球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研究,笔者对于我国电动汽车的发展提出如下建议:

  政府将多数公共交通工具改造为新能源产品,这不仅能增加新能源汽车的销量,更将是环境保护上走出的一大步。另外,目前的补贴政策是有限期的,所以我们希望政府能继续检讨完善过往补贴政策的同时,加大力度给予奖励和补贴。比如“十城千辆”2012年到期后,至今尚未出台新的类似可操作性强的后续政策,笔者认为应该尽快出台,已保证政策具有连续性和可持续性。同时国家应该尽快明确适用的电费收取标准,

  若是想让电动汽车能普遍化,还有一项工作时不得不做的:建造充电站和充电桩。即使这些车是可以低压充电的,按照目前我市高楼居多的状态,和停车场不固定车位的状态,电动汽车的使用者在充电方面还是会很不方便。因此我们希望政府去鼓励企业先建造一系列充电设施,保证电动汽车使用者不再需要为这方面的事情发愁,那么一定能更有效地促进电动汽车的购买力。

  更多政策实施的同时,企业也应当加大研发力度,不仅要在电池的安全性能和重量、储电量上做出提升,也要加大产业化的程度及企业间合作,降低成本,吸引购买力。

  通过这次在对电动汽车现状与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笔者亲身体验了新能源产品,见识了它们的生产过程,也对它们的发展进行了思考。

  我们认识到:新能源汽车既有优点又有不足,然而对于现在已近枯竭的不可再生能源,再加上日益飞涨的油价,这便成为了全球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

  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化将会给人类带来许多好处,此后,人类将不会再依赖于原油类的不可再生能源,而会转向新型环保的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等。理想的状态下,从生产到使用的过程中,都能实现零污染,是人类在环保的历程中又进一步。在各种――无论技术还是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我们能看到绿色的未来已近在咫尺。

  [1]《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A股股票招股意向书》,作者:比亚迪公司,2011.6.7.

  [2]《2011年汽车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及《2012年汽车工业经济运行情况》,作者:赛迪顾问公司.

  传统的电能由化石能源转化而来,但同时也带来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等问题,开发可再生的清洁能源迫在眉睫。目前,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等新能源发电方式越来越受到关注,标志着新能源电力时代的到来。

  分布式光伏发电对太阳能的利用率高,且不存在传统光伏建设所存在的并网困难、损耗较大、存在冲击等问题,因此对于绿色能源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国的光伏产业链得到迅速发展,然而却存在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欧美等国征收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国际市场萎缩,国内产能过剩是造成我国光伏制造业发展困境的三大主要原因。就中国内部而言,西北地区发电量多但用电负荷偏低,造成生产的电量很难在本地得到使用而需通过长距离输送到用电负荷较大的地区。对此便存在并网方式等一系列技术问题和经济政策问题面对这一困境,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启动“金太阳”和“光电建筑一体化”等示范工程,促进分布式光伏电站的发展。然而,在实施过程中,部分投资者拿到补贴后就将工程弃之不顾,甚至未能按时完成工程建设,此外,也存在分布式光伏电站的建设规范与标准缺失,市场不规范的问题。以上种种因素造成很多光伏电站荒废不用的状况。分布式光伏电站在我国仍处于起步阶段,面临着巨大挑战。

  在德国,每家每户都可以装设分布式光伏发电装置并并网运行。同时电网企业也会及时与用户进行电力结算,为用户带来较高效益。可见,分布式光伏项目在德国已经是比较成熟的了。

  日本政府出台新政策鼓励分布式光伏产业的发展,以较高的收购价格促进用户装机容量的增加。此外,“面向2030年的光伏发电线路图”也为我们展示日本在未来的发展目标。

  美国是能源消耗大国,早在1997年克林顿就提出了“百万屋顶计划”,加上其本身光伏产业比较成熟,因此在极短的时间内光伏产业便得到大规模发展。直至如今,美国各洲仍在如火如荼的发展光伏发电项目。

  自2005年开始,江西开始发展光伏发电产业。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以江西赛维为代表的龙头企业迅猛崛起,带动了光伏产业的发展。江西赛维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多晶硅片制造企业。目前,江西的光伏产业链已经基本形成,众多高水平、大规模的项目正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

  被誉为“赣西明珠”的新余市,一直以钢铁行业作为支柱产业。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一钢独大”发展模式的弊端就显现出来。随着赛维的入驻,新余的光伏产业迅猛发展,一跃成为江西省经济发展最迅速的城市。

  然而家庭式分布光伏电站,发展并没有如赛维一般迅猛。原因有以下几点。1、前期投资大。家庭分布式光伏电站前期投资是每户好几万元,对于大部分家庭来说,这个行业是一个新兴行业,存在未知的风险。因此,并非所有用户都有兴趣去尝试。2、补贴到账速度慢。基本设施的建设费用大部分来自服务商垫资,尽管国家在政策上给予补贴支持,但是等补贴能够真正到账的时间非常长,因此让服务商垫资的难度很大。3、并网购电结算周期长。电网对用户多余的电量进行采购,而资金的结算周期一般是一个季度,甚至是半年。用户无法在短期时间内得到利益,这也打击了用户参与该项目的积极性。

  1、售电结算。目前,家庭分布式光伏电站的余电上网所得的收入必须凭增值税才能取得。但是普通居民并无法提供,因此用户在售电结算的过程中存在问题。国家应进一步完善相应的政策措施,简化该类结算的流程,为居民合理及时取得售电费用提供便利。2、补贴。当前,家庭分布式电网的补贴主要来自各级政府。分布式光伏项目的资金回收周期长、投资风险大。政府应完善补贴政策,给投资者带来信心。如采取差异式补贴,结合配额管理机制,鼓励家庭式光伏发电的发展。3、商业模式。探索多种发展模式,如政府统一建设,光伏企业主导,租赁房屋建设等,以新的商业发展模式推动产业发展。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除石油和汽油之外的能源作为发动机的动力源的汽车。采用的新能源有氢气、天然气、电力等。新能源汽车按照类别分为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氢发动机汽车这几大类。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原理先进、结构新奇更加重要的是新能源汽车不会产生污染物,对环境十分友好。以氢发动机汽车为例,其发动机使用的燃料为氢气,氢气在发动机气缸内与氧气混合燃烧后只会生成水而不会产生二氧化碳等污染物。而且,氢气属于可再生资源,目前常使用太阳能电解水来获得氢气。

  就全球新能源汽车发展来看,美国、日本以及欧洲的一些国家仍然走在世界前列。这些国家相对于世界上的其他国家起步较早,有自己完整的一套新能源汽车发展理论。美国把重点放在降低石油依赖上,美国的“新一代汽车伙伴计划”于1993年被提出,并且大量的相关政策被制定了出来,其中大多数的政策是针对提高汽车平均的单位油耗行驶里程,极大地激发了该产业的发展。众所周知,日本是一个汽车强国。二战后日本经济低迷,依靠汽车产业才慢慢使经济得到恢复,所以日本对汽车发展是十分重视的。新能源汽车作为未来汽车的发展方向,日本于1965年便开始了新能源汽车的研究在之后更是在该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目前,日本的混合动力汽车在全球及销量第一,并且在纯电动汽车的发展上也起着领头羊的作用。相比于美国和日本,欧洲更加注重环境保护问题,故把重点放在温室气体的排放问题上。在2007年公布的“新欧洲能源政策”中,要求在2020年之前提高20%可再生能源,同时将温室效应气体的排放量降低20%。欧洲各国不仅严格遵守欧盟制定的标准,同时它们也拥有一套符合国情的独立标准,以促进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相较于美国、日本和欧洲而言我国新能源汽车起步较晚,在技术和人才方面与它们尚有一段差距。新能源汽车研究项目是在2001年才被列入国家重大科技课题的,并且于该年制定了向氢动力汽车为前进目标的政策。2008年新能源汽车开始蓬勃发展,新能源汽车销量大幅增长。而2009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年才步入正轨。2010年我国对新能源汽车的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并且在5个城市尝试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给予补贴的工作。2012年5月,为促进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大量资金被注入到了该项目的发展上,中国的新能源汽车行业正显露出其澎湃的生机。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截止至2013年上半年,在多项政策支持下、大量资金的扶持下,我国新能源汽车生产和销售比2012年同期有较快增长。2014年被称为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元年,这一年里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取得了里程碑式的进步,中国新能源汽车在这一年里生产了78499辆,销售了74763辆,比2013年分别增长3.5倍和3.2倍,其中纯电动汽车生产和销售比2013年分别增长2.4倍和2.1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生产和销售比2013年均增长了8.1倍和8.8倍。2015年1月~11月,全国新能源汽车累计生产了27.92万辆,同比增长了4倍,达到有史以来最高点。

  虽然现在大多数的汽车厂仍然把重点放在传统汽车上,而且人们对于新能源汽车的了解还不足,对新能源汽车有着一些误解,但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改进,新能源汽车终将会被广大民众所接受。

  目前,全球大多数国家都处于石油紧缺状态,石油价格一升再升。根据相关人士分析指出,当今时代解决能源短缺以及环境保护问题的方法不再是限制汽车的生产,而是寻求常规燃料的替代品,开发出环保的新能源汽车。我相信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是十分光明的,在企业和政府的共同努力下,中国汽车企业有能力与国外汽车企业一较高下。

  然而中国新能源汽车目前仍面临着一些技术上和人才上的问题亟待解决,技术上主要是电池技术受限,电池快速充电等问题;人才上则是目前中国缺少这方面的人才,大多数大学的教育重点还是常规汽车方面,对新能源汽车涉猎很少。中国如果能够坚持研究和开放新能源汽车,放宽准入政策并加强监管政策,寻找并补齐技术上的差距。相信新能源汽车最终能给我们国家和全世界带来巨大利益,能源短缺和环境保护问题也能得到很好地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