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持续大热哪些专业可能成为就业爆款?近年来,教育部一直在积极推进“新工科”建设,先后发布了《关于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的通知》《关于推进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的通知》等,全力探索形成领跑全球工程教育的中国模式、中国经验,助力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拓展: 哪些是紧缺专业?以后专业有何变化?看这份《方案》就懂了! )
教育部“新工科”项目的正式认定,意味着备受高等教育界关注的高校“新工科”建设开始进入实施阶段。“新工科”的发展正切中国家之战略,民生之所需,有可能孵化出未来很火、很有“钱”途的职业。
“新工科”是中国为主动应对新一轮科技与产业变革,在新经济、新起点这样的大背景下提出的概念。目前,“新工科”只确定了一个基本范畴,还没有一个精确的定义。“新工科”既包含新兴工科专业,如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机器人、云计算等新兴专业,也包括对传统工科专业(电子信息科学技术、建筑工程、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交通工程、冶金、采矿、系统工程,等等)的升级改造,更强调学科的实用性、交叉性与综合性,尤其注重信息通讯、电子控制、软件设计等新技术与传统工业技术的紧密结合。
加快建设和发展“新工科”,提前进行人才布局,培养新经济急需紧缺人才,培养引领未来技术和产业发展的人才,培养具有创新创业意识、数字化思维和跨界整合能力的“新工科”人才,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根据智联招聘发布的《2021 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通过对 2020 届不同专业毕业生当前的收入水平分析发现,工科专业就业高薪收入占比突出,工科毕业生收入优势凸显(见下表)。
而在 2022 年 2 月 24 日教育部发布的《2021 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中,新增人工智能专业的高校有 95 所,为新增备案专业中高校开设数量最多,其次是智能制造工程专业,新增高校为 53 所。
综合以上“新工科”就业薪资水平和新增专业的高校数量排名靠前的专业,本期将为大家介绍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信息工程、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工程这 5 个“新工科”专业中比较具有代表性、毕业后有较大可能成为就业爆款的专业。
机械工程虽然属于传统的工科专业,但随着我国人工智能、数字化、云计算等产业的发展,其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和渗透越来越广。过去,各种机械离不开人的操作和控制,反应速度和操作精度受到很大限制,而自动化和人工智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突破这种限制,机械工程专业也可承载这一“东风”,在智能化领域迎来新一轮的大发展,目前传统工科专业也在朝着这一方向升级迈进。
机械工程专业被许多院校列为优势学科,如西安交通大学的机械工程专业被评为“世界一流学科”,在先进制造技术、现代设计及摩擦学、机械动力学、远程监测与机械故障诊断、制造信息化、微机电系统(MEMS)与微纳制造技术、电动汽车、先进成形技术及装备bat365、噪声与振动控制、车辆制造、光电检测、传感器技术及相关交叉学科领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北京交通大学的机械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近年来一直保持在 98% 以上,多就业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汽大众、北京地铁、北京铁路局、青岛四方轨道车辆股份公司、长春轨道客车股份公司、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等。
大千世界中的材料无所不包、无处不在。小如一张纸、一个塑料袋、一件衣服,大到交通工具、医疗器械、工程建筑、信息通讯、航天航空……处处都有材料学的身影。随着现代科学的不断发展,无论是工业领域、建筑领域、医用领域还是航空领域,材料学都面临着技术突破和重大产业发展机遇。同时以高分子材料、纳米材料、光电子材料、生物医用材料及新能源材料等为代表的新材料技术创新也显得异常活跃。因此材料学也当仁不让地成为传统工科向“新工科”升级改造的一大阵地。
以长安大学为例,该校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基于“新工科”视域,设置了道路与机场工程材料和能源电子材料两个特色专业方向,开展了材料基础理论与交通运输、土木建筑和电子信息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宽口径基础教育和有深度特色的专业教育,为我国青藏铁路、青藏公路、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和港珠澳大桥等一项项超级工程的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随着人工智能、信息网络、大数据等的快速发展,国民经济各个行业对信息工程相关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巨大。信息产业是知识和智力密集型产业,具有高渗透、高增值的特点,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信息工程是信息科学技术的前沿学科,是信息产业的重要基础和支柱之一,是一个宽口径专业,该专业毕业生具有广泛的岗位适应性,深受信息、通信、工业、金融、医疗等行业的青睐。
根据高三网的一份调查显示,通过对 16733 份信息工程专业就业状况数据分析得出,信息工程专业平均薪酬为7140 元;另有 148878 份就业统计数据显示,信息工程专业在 1099 个专业中,就业排名第 20,在工学 170 个专业中,就业排名第 4,在电子信息类 16 个专业中,就业排名第 1。可见,信息工程专业的就业前景相当可观。
人工智能作为一项火热的 IT 行业技术,早已悄然进入千家万户,从身边的“天猫精灵”“小度音箱”等家用智能设备,到连续打败世界知名棋手的“AlphaGo”(阿尔法狗),再到自动驾驶、智能交通等领域,无不散发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魅力。
在 2019 年举办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李开复表示,人工智能是第四次工业的主要推动力。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产业变革、社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正在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国际经济格局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人工智能早已被学术界、产业界视为科技创新的下一个“巨型风口”。人工智能专业获批建设高校中,既有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等知名学府,也有江苏科技大学、安徽工程大学这样专业特色鲜明的地方性高校,还有长春师范大学这样的师范类高校。
据工信部统计,“十三五”期间,我国已发布 285 项智能制造国家标准,主导制定 47 项国际标准,涵盖了企业生产制造的全流程,我国已进入全球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先进行列。当前制造企业中智能制造人才缺口较大。
根据人力资源机构中智咨询发布的中国制造业 2021 年人力资本调研结果显示,2021 年近半数制造企业人员编制扩张,制造业平均调薪率为 6.2%,智能制造调薪率为 6.7%,为各领域最高。
随着企业对高端智能化、数字化人才需求的持续增长,相关岗位薪酬也十分亮眼。如 2021 年,AI 工程师的年总现金收入中位数为 39.6 万元,而研发工程师为 20.4 万元,前者近乎后者的 2 倍。
智能制造工程专业就是立足“新工科”培养理念,涉及机械、电子信息、自动化、计算机和工业工程等学科门类,主要研究智能产品设计制造,智能装备故障诊断、维护维修,智能工厂系统运行、管理及系统集成等,是在 5G、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与机器人技术、自动驾驶等新兴科技的加持下,传统制造与人工智能相结合产生的一门交叉学科。
Copyright © 2022-2025 bat·365(中国)唯一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陕ICP备13010232号-1 HTML地图 XML地图 txt地图